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李尚书)随着全国消防宣传日的临近,消防设施失效、通道堵塞等问题再次引发公众对城市消防安全的关注。近日,记者走访我市多个小区发现,消防设施缺失、消火栓无水、消防通道被占等隐患较为突出,成为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隐形炸弹”。
隐患一:消防设施“偷工减料”,还建楼成重灾区
在伍桥还建楼D区7栋2单元,记者看到楼道旁的消防箱箱门全部不翼而飞,少数箱体虽装有水枪和水带,但水带、箱体已出现开裂、老化现象,有的消火栓阀门无法使用。但是,张贴在箱内的消防检查卡所有检查内容(包括消防封条完好无损、消火栓阀门无锈蚀等)居然都是打的“√”。“这楼里住的大多是老人、小孩,万一着火了连个灭火器都找不到。”居民鲁女士无奈地说。

记者随后来到楼道里面,发现墙上的应急照明灯、安全出口指示牌全部不亮,上面布满蜘蛛网,有的轻轻一碰就掉下来了。

“本来箱门都是好好的,被业主破坏了。”据小区奥联物业一冯姓工作人员称,由于小区是还建楼、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许多基础设施都被人为破坏。至于应急照明灯、安全出口指示牌不亮的问题,“因为有业主将电动车推到这里充电,所以我们将应急弱电停掉了。”该负责人说。
同为该物业负责的新美还建家园小区同样存在消防设施缺位问题。该负责人透露,新美还建楼A区、D区是后面交付的,许多消防设施不完善,包括地下室加压泵没做,水枪、水管等设施没有配备。

不仅是老旧小区,部分新建小区也存在消防设施缺失问题。在云峰国际小区1栋1单元,记者发现,部分消防箱内没有灭火器,火灾显示盘和疏散指示标志不亮,楼顶的消防压力表显示压力为“0”。
隐患二:消火栓成“摆设”,关键时刻无水可用
消防设施“有水”才能“灭火”,但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小区和场所的消火栓形同虚设,关键时刻根本无水。
在武备社区中卫文明小区,记者连续打开两个消火栓,竟没有一滴水流出。“真要是哪天楼里着了火,消防车来了没水,我们这些老人孩子跑都跑不动,这不就是等着出事吗?”见此情景,刚买菜回家的居民李阿姨忧心忡忡地说。

记者了解到,消火栓无水问题主要有两类原因:一是部分单位未按规定定期对消防供水系统进行检查维护,导致管网漏水、水泵故障;二是一些老旧管网管径小、压力不足,无法满足灭火需求。不管是什么原因,消火栓无水都是拿群众生命安全当儿戏,背离了其“救命设施”的本质,更突破了消防安全的底线。
隐患三:消防通道“生命线”被占,乱象屡禁不止
“这里是消防通道,但是现在却成了停车场!到了傍晚的时候就更夸张了。”居民黄强指着下黄湾南小区与一品人家二期中间的道路,忍不住抱怨道。记者在该小区看到,消防通道两侧停满了私家车,仅留下一条狭窄的缝隙,消防车根本无法通行。

除了私家车占用消防通道外,部分小区还存在消防通道被封堵的情况。在和平社区湖滨花城小区,电梯右出口的北通道被一扇门完全阻隔,门前还堆放了几辆自行车。
该通道被还建户强行占据,已有十余年。“这是小区唯一的消防通道,我们每天都要提心吊胆地过日子。”该小区业委会委员冯爱平拿着小区规划图纸介绍,小区原本有两条通道,南通道被建成了电动车停车棚,消防车只能从北通道进出,如今,这条生命通道被还建户强占,并租给了一家美容店,业主十分不满,从去年开始,小区多次向上级反映此事,一直都没得到解决。
新闻锐评:
城市消防隐患调查中暴露的设施缺失、消火栓无水、通道堵塞等问题,绝非小事小节,而是关乎生命安全的“心腹之患”。这些隐患的背后,是责任落实的“悬空”与安全意识的“缺位”。
消防安全无小事,“生命线”不容丝毫妥协。专项整治需动硬碰硬,既要严惩违规行为,更要健全常态化监管机制;物业、商户需摒弃侥幸心理,扛起主体责任;公众更应绷紧安全之弦。唯有凝聚多方合力,将消防安全责任落到实处,才能让城市“安全防线”真正筑牢,而非停留在纸面之上。
一审:璩 靓
二审:范先浩
三审:卫学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