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乔绮曼)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大局!今年以来,我市紧盯企业“急难愁盼”,持续深化“双千”活动,打出一套精准有力的助企纾困“组合拳”。截至三季度,市直部门及乡镇两级通过主动服务、靶向施策,已累计为企业破解各类发展难题309个,为工业经济稳增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快速响应企业诉求,正是“双千”服务的核心所在。11月10日,走进华兴玻璃生产车间,一批批晶莹剔透的“精高白”玻璃瓶正从DY7窑炉中鱼贯而出——这是华兴玻璃集团在全国16个生产基地中首座投入运行的纯电窑炉,标志着企业在绿色智造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然而项目建设并非一帆风顺,产能扩大带来的用电增容问题曾一度成为投产路上的“拦路虎”。市“双千”办了解情况后,迅速启动协调机制,积极对接供电部门,全力护航华兴玻璃110kV降压站及外线建设,最终于9月25日顺利实现送电。
“市‘双千’办第一时间响应,为我们打通了变电站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华兴玻璃总经理文德利感慨道。在保障重点企业用电需求的同时,我市还同步推动用电服务普惠政策落地见效。截至三季度,已为95家中小微企业及其他6115户用户提供低压“零费用”报装服务,累计为用户节约办电成本达3405.47万元,实实在在为企业“减了负、加了油”。
在破解融资难题方面,“双千”活动同样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晨茂铝业的转型升级,正是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的生动写照。走进企业生产车间,一台新引进的破碎机正高效运转,将废弃金属材料中的铁、铝及其他非金属物料自动分离、归堆。然而就在数月前,资金短缺还是横亘在设备引进路上的一道深坎。
“传统设备能耗高、效率低,可我们行业回款周期长,想投入资金引进新设备确实力不从心。”晨茂铝业行政人资部部长张国瑞坦言。转机出现在企业向“双千”活动专班反映困难之后。市“双千”办工作人员深入调研,精准推荐了湖北省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政策。该政策突破了“重抵押、轻信用”的传统信贷模式,让企业凭借自身商业信用成功获得500万元纯信用贷款,为技改升级送上了“及时雨”。
得益于这笔贷款,晨茂铝业不仅完成了设备升级,更实现了质的飞跃。“新设备让产品杂质率降低5%,表面光洁度明显提升,还优化了废铝燃烧效率,预计每年可节约10%的天然气费用。”张国瑞欣喜地介绍。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共组织9场政银企对接会,充分发挥小微企业协调服务机制作用,推动银行机构优化审贷流程。截至目前,已发放新增贷款729笔,金额达26.88亿元;办理续贷1048笔,金额达43.63亿元,为众多企业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的金融动能。
一审:陈 雪
二审:周春明
三审:卫学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