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陈婷 姜皓 通讯员 王吕涛)11月20日,陈贵镇矿山村石堰柯湾村民柯成光在家中轻轻按下抽水马桶按钮,水流安静地汇入屋外的“小三格”化粪池。这一按,按走了困扰他家多年的污水烦恼,也按响了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奋进曲。这个微小的家庭场景,是我市扎实推进省级民生实事、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生动缩影。
柯成光屋外的“小三格”,是当地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微型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经过其沉淀、发酵、分解等工艺,实现了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初步效果。今年,湖北省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60%以上”列为2025年十大民生项目清单之中,吹响了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水平的号角。我市积极落实省级部署,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截至目前,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已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2个行政村的治理,并实现了超额推进,实际新增完成治理行政村达15个。”黄石市生态环境局大冶市分局土壤与自然生态股负责人王吕涛介绍,在这一省级民生项目的强力推动下,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已显著提升至46.58%。“我们严格按照‘分区、分类、分级、分期’的系统治理思路,力求建一处、成一处,长效化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
治理成效,最终要由村民的感受和村庄的面貌来检验。在积极实践的陈贵镇,变化尤为明显。陈贵镇城乡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陈搏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今年,我镇农村户厕无害化处理率已达到92.9%,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了52.7%。同时,我们大力组织村民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累计清理村内水塘235口、沟渠403公里,下大力气解决农村污水问题,切实改善村庄环境。”
治理工程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回想起改造前的场景,石堰柯湾理事会会长柯夕武连连摆手:“那时候污水外流,得不到好的治理,邻里之间常有怨言。近年来我们湾改造了3个公厕,家家户户采用了化粪池处理污水,脏水基本上看不见了,大家的心气儿都顺了。”

如今,在石堰柯湾,曾经困扰村民的污水已“隐身”于地下的管道和处理设施,取而代之的是日益清新的空气、逐渐恢复清澈的沟塘和愈发整洁美丽的村容村貌。柯夕武站在干净整洁的村道上,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这“看不见”的污水治理工程,正转化为村民们眼前“看得见”的宜居生活。
一审:璩 靓
二审:周春明
三审:卫学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