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冲锋号 奋进正当时——2024年全市1—2月份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长城汽车配套产业园项目开工侧记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但超 通讯员 胡筝)初春的大冶,掀开白雪皑皑的“棉被”,到处都是冰雪消融、春意萌生的景象,位于中堰村的长城汽车配套产业园里,只见大型机械阵列整齐、施工人员整装待发……

开工仪式现场

新动能从项目开始蓄积

2月27日上午,2024年全市1—2月份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长城汽车配套产业园项目开工仪式在银装素裹的大冶湖高新区举行,与此前的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一样,仪式简短而务实。

仪式简短而务实

“开工!”伴随动员令的发出,各项目现场钢筋水泥与机器设备轰鸣交响,好似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大项目的集中签约和开工,也标志着我市2024年项目建设大幕已经拉开,新一轮项目建设热潮掀起。

重点项目建设,既有利于扩大内需,又有利于优化供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和“强引擎”。此次集中开工项目29个,计划总投资140.1亿元,涵盖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项目产业关联度高、涵盖领域广、引领带动强,可用含“金、新、绿”三字概括。

含金量高。集中开工项目投资总额达140.1亿元,大冶市西南片区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总投资25.2亿元,其中光谷东红鑫科创示范园项目总投资20亿元;汽车内外饰件项目总投资约7亿元;

含新量高。汽车内外饰件项目建设注塑机、焊接工作站、顶棚湿法线体等生产线;华晨智能仓储分拣一体化建设项目购置自动化控制、大数据智能决策等管理技术;土壤营养剂和汽车尾气净化液生产项目建设高塔造粒新型作物土壤营养剂原料库和新型作物土壤营养剂生产车间。

含绿量高。陈贵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二期)保护和修复当地生态环境;大冶市西南片区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提升森林资源质量,提高林业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大冶湖(灵乡段)大港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对港渠进行疏浚清淤、坡岸清杂修复,保障灌排水功能……

开工项目基本情况展示

这些项目既有产业配套项目,又有补链延链强链项目,既有智能制造的高新技术项目,也有循环发展的绿色环保项目。特别是长城汽车配套产业园项目,将为我市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提供更多机遇,建成投产后必将进一步完善我市产业链条,壮大工业体量,丰富产业形态,提升产业层次,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增添新的活力。

新发展从实干开始启航

把蓝图变成生动实景,重点在落实,关键靠行动。加快项目落地见效,推动投资扩量增效,需要相关部门主动跨前一步,提升工作效能,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2023年以来,我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挖掘投资增长潜力,创新涉企服务举措,金牌“店小二”奔走在服务项目一线,全力打通项目建设的“最后一公里”,项目建设每天都有新气象,每月都有新进度,全年完成亿元以上集中开工项目157个,投产152个。

“大冶市‘拼抢实’的务实作风和亲清的政商环境,为长城汽车及配套项目在大冶落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工仪式上,湖北光谷东长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鲍天林对我市营商环境的回应热情洋溢,并承诺依托集团技术品牌和管理优势,全面加快全市汽车产业的发展步伐,增添汽车产业的竞争活力,为大冶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企业家的厚爱和信心是推进未来项目建设的动力。面对2024年的新项目、大体量,我市如何让项目快速落地、开工?

奠基仪式

“项目工地就是阵地,项目现场就是考场。”我市有关负责人现场发言铿锵有力,全市上下将树牢“项目至上”理念,迅速掀起项目建设竞赛热潮。各相关部门组成建设专班,紧盯项目进度,抓前期、提效能、优服务、保安全,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开复工存在的问题;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进园区、送政策、解难题,一线办公、马上就办,全力推动要素跟着项目走,确保项目快建设、快突破、早投产、早见效。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当天上午11点48分,随着各位嘉宾激情挥锹奠基,大冶这片奋斗热土已经播下了一粒粒重大项目的“种子”。

大型机械设备严阵以待

现场的热度在迅速升腾,强烈的发展信心在快速传递,一股时不我待抓发展的热潮奔涌而出。站在新时代、新时期的新起点上,全市各级党员干部正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实干的精神,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奋斗。

责编丨陈  雪

编审丨范先浩

监审丨程  霞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