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陈婷 通讯员 刘婧)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临空区·还地桥镇紧扣“学查改”一体推进,以实绩数据说话、以真实成效服人,将学习教育成果深度融入临空经济区建设,通过创新工作机制、破解企业难题、赋能科技创新等具体举措,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临空区·还地桥镇工业园区
“一线淬炼”破难题,让学习成效扎根项目现场
“过去半年,我们跑了28次项目现场,光渤海科技配套道路建设就协调了6个部门。”临空区·还地桥镇党委副书记乐卫民的这句话,生动诠释了学习教育成果的转化实效。针对企业发展和项目落地中的堵点,临空区·还地桥镇推动建立领导班子下沉一线机制,将“查”的触角延伸至服务企业的前沿,将“改”的成效体现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上。
企业专场招聘会
楚味园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重点引进的临空食品企业,投产初期面临招工难问题。在走访了解之后,临空区·还地桥镇经发办主动与企业对接,组织召开3场招聘会并设置固定招聘宣传点位,短短两个月就解决了60余名工人缺口。“党员干部比我们还上心,学习教育让他们的服务意识更强了。”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这种“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化解”的工作模式,已成为临空区·还地桥镇推动发展的常态。通过召开企业座谈会3次、发放征求意见函126份,临空区·还地桥镇梳理形成涉企问题清单23项,其中渤海科技配套道路建设滞后等17项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
“全周期服务”筑根基,让学习成果转化为招商动能
“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的全周期服务机制,是临空区·还地桥镇将学习教育与营商环境优化结合的新实践,为项目签约到投产提供“保姆式”服务,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招商选资新优势。
银企对接会
高端制造企业中晟薄膜落地时,临空区·还地桥镇通过开展学习教育,组建专班与企业对接,全面查找梳理企业落地难点,收集到一期设备安装审批、二期土地抵押、用电报批等问题。为推动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企业的真实成效,区·镇上下齐发力,专班积极协调上级部门,推动审批流程加速,从提交设备安装申请到完成全部审批,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同时,协调临空建投、资规所、供电所等部门共同参与,服务解决中晟薄膜反映的二期项目土地抵押和用电报批问题。
临空区·还地桥镇2025年上半年新增招引项目12个,总投资66.2亿元,学习教育成果实实在在转化为了优良的营商环境。目前,117家“四上”企业集聚发展,高端制造、临空食品两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成为拉动镇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科创赋能”促转型,让学习成果驱动产业升级
临空区·还地桥镇将科创赋能与学习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开展“学政策、送服务、促创新”专项行动,推动党员干部带头学懂弄通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数字化转型等惠企政策,下沉一线为企业“把脉问诊”,同时也向企业宣传违规吃喝专项整治相关要求,为企业吃下“定心丸”。
2025年上半年,在包保企业的党员干部推动下,勤善美瓦楞纸品、劲琥智能包装等2家企业成功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正信管件通过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复审;帮助凯然冶金等15家企业对接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完成工业技改投资备案1.9亿元,推动宏兴新型建材、金桥铝业、导示重科3家企业入选黄石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第三批试点并成功通过验收。
工作人员和企业负责人交流
“党员干部送来的政策‘及时雨’,让我们尝到了创新技改的甜头。”勤善美瓦楞纸品技术负责人说,企业发展日益迅猛,1—5月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2.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8.13亿元,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学以正风,干以兴业。临空区·还地桥镇将持续深化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以更严要求锻造干部队伍,以更实举措优化发展环境,以更大魄力驱动产业跃升,助力我市“聚力建支点,冲刺千亿市”,在湖北“建成支点”的宏伟蓝图中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一审:陈 雪
二审:范先浩
三审:冯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