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程长珠)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一处处项目工地如火如荼,一辆辆施工车辆往来穿梭,一个个施工人员干劲十足……金牛镇各大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繁忙,建设者们加快进度,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投产。
不负春光施工忙 项目建设“加速跑”
一年之计在于春。连日来,天气晴好,春光明媚,正是施工的黄金季节。3月12日,记者在位于金牛镇金畈村的好希好环保材料生产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各种工程车辆来回穿梭,机械轰鸣。不远处,几十名工人分工协作,有的正在建厂房、有的正在建员工宿舍楼,现场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施工景象。
好希好环保材料生产项目施工现场
“这个项目是我们去年底招商引资进来的,今年3月初开工。再过几个月这里将建成一家专门生产环保袋的公司。”金牛镇相关负责人指着施工现场介绍道。
据了解,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3亿元,规划建设用地60亩,建设周期12个月。主要生产一次性成型立体袋、服装袋、酒袋、化妆品袋、日用品袋、购物袋等产品。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6亿元,年缴纳税收1120万元,安排就业岗位约300个。
好希好环保材料生产项目效果图
湖北好希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易洪武介绍,“我们每天平均安排40余人施工,目前厂房承台已经完成,一期6000平方米的钢结构厂房正在做主体基础梁。3个月后,一期厂房可以建成投产。”
随后,记者在湖北(大冶)朱鹮野化放归基地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建设单位汉中东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组织人员、机械,正在浇灌建设朱鹮观景台基础和周边围墙,以及朱鹮的救护网笼等配套设施。
繁忙而有序的施工现场
“我们正在建设的朱鹮大网笼面积达2600多平方米,其中,它的中心柱高达24米,周边柱平均高度在16米左右。计划在今年4月底完工,5月初投入试用。”该项目相关负责介绍道。
据了解,朱鹮,古称朱鹭、红朱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被誉为东方宝石,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直到灭绝边缘。长江中下游地区曾是朱鹮历史分布地之一。恢复、发展和壮大本地区朱鹮种群是新时代林业工作赋予的重要任务。此次朱鹮引入繁育再野外放飞暨是朱鹮回归故里,也是维持和恢复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群数量及其赖以生存栖息地的举措。
朱鹮野化放归基地效果图
“大冶市经过多年绿化、林区改造、湖泊河溪治理等措施,使生态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朱鹮野化放归基地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选择金牛镇建朱鹮野化放归基地,是因为金牛镇多为平原水浇地,湖泊、河溪发达。稻田或水域孳生繁殖鱼类、软体昆虫、蟹、虾、螺、蚌等稀有动植物不断生长,且该区域水域辽阔,丘陵林木茂盛、动物类殖生条件十分优势,是开展朱鹮引入和放飞试验的理想地点。
立足“四个营造”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金牛镇立足“四个营造”(即,创新方式、优化服务,营造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健全制度、用心办事,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完善规则、依法办事,营造监管规范的法治环境;改进作风、文明守信,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作风建设,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地区经济行稳致远。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评议会现场
“政务服务能力强不强、效率高不高,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满意度、获得感,以及对一个地方发展的预期和信心。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大力创新工作机制,对企业办事事项相关要素进行重新梳理、清理、简化、整合和改造,最大限度地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实现办事效率最大化,又要善于应用新技术,推动更多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群众少跑路,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地生根。”金牛镇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金牛镇充分发挥金牛的生态、区位、人才、资源等优势,积极引进符合全镇产业发展的项目落户金牛。去年以来,金牛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召开4次政企“午茶会”,共梳理了企业反映的问题27个,目前已经解决了22个,对暂时没有解决的问题,均明确了包保责任人、解决措施和完成时限。
深入企业解难题
金牛镇党委委员鲁力表示,“我们将牢固树立‘企业至上、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进一步优化服务,提升效率,成立服务企业工作专班,及时掌握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分类,实行倒排工期,限时解决,为辖区内企业搭建一个安全、可靠、高效的发展平台,全力打造服务企业金牌‘店小二’形象。”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作风建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金牛镇将把此项工作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拧成一股绳,进一步破解营商环境的痛点、堵点、难点,为我市奋进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前五名贡献金牛力量。
责编丨璩 靓
编审丨范先浩
监审丨冯一波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