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刘娟)近日,建设社区人大小区配电设施“转”改“直”工程顺利完成。该小区81户居民从此告别“糊涂电”,用上“满意电”。
4月24日,记者走进人大小区,看到单元楼道里崭新的电表正闪烁着红光,而电表端显示屏内的数字正不断地跳动,居民用户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用了几度电。
“自从用上直供电,我心中的疑虑终于消除了,每天上下楼就可以看到电表里的数字,也清楚自己用了多少度电,再也不用担心电费是否多交,用电更放心了。”居民肖月娥开心地对记者说。
原来,人大小区(湖滨路21号)涵盖湖滨路19号、25号临街商住楼,共计有居民147户。作为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各类硬件设施难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公共设施配套不全等问题日渐突出,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为切实改善小区的居住环境,满足住户的生活需要,2019年,建设社区将人大家属区列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并于2020年12月底完成施工。小区里各栋住宅楼墙面修缮翻新,整治二栋空地安装公共充电桩,加装了1部电梯,增设车辆识别系统。同时还通过合理规划,新增了多个停车位,整治了“三线”问题,景观绿化得到了提升,破损地面刷黑硬化。小区面貌的美丽蜕变,让住户们连声称赞。
然而,居住环境提升了,但涉及民生问题逐渐突出。2023年11月初,社区干部在入户走访人大小区中,发现了部分居民生活用水、用电时不时出现问题。通过进一步走访了解到,人大小区及外围门市统一使用一个总表计量,每次收取电费、水费尤为困难。
“我们在走访过程中,发现湖滨路25号居民楼有37户未分户开通水表,19号、21号、25号居民楼有81户未开通电表,导致收取水费、电费始终收不齐,不少居民要求实施‘一户一表’的诉求愈发强烈。”社区党委书记姜敏说。
2023年11月底,由东岳路街道牵头,建设社区开始联合多个部门组成“人大小区水电改专班”,召开小区议事会、业主代表会等开展协商议事,找准问题症结,研究问题化解路径,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水表问题最先解决,从摸底、走访、召开协调会,到收取开户的相关费用,一切都很顺利,2024年6月份,25号居民楼37户终于开通‘一户一表’,居民们特别开心,他们终于用上了明白水,再也没有因为平摊费用发生矛盾。”姜敏如是说。
居民为社区送上锦旗表示感谢
水表分户问题解决了,而一户一电表仍在协调。针对配电设施“转”改“直”工程,居民们因需个人出资进行电改,不少居民表示价格贵不愿意电改。为此,东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冯猛亲自带队,入户走访做工作,并多次到市供电公司协调小区“转改直”事宜。
“通过宣传相关政策补贴,增强小区居民‘转改直’意愿,向小区业主讲解‘转改直’后的电价政策和服务托底,争取居民们的积极配合,历时半年多走访协调问题终于得到回应,电改项目随即开工。”姜敏说。
今年4月3日,随着最后一户居民用电系统接入直供电网络,人大小区用电“转改直”工程正式宣告完成。经过从协调到项目推进这一年多里,该小区81户居民全部实现了“一户一表”,享受“供电、APP缴费、服务到户”用电体验。
“电费再也不是一笔‘糊涂账’了。”人大小区居民黄美洪感叹,“转改直”改造完成后,小区居民直接享受供电公司服务,“线路出现故障有专人来维护,且不需要承担线路损耗及维修成本。”
告别“糊涂电”,用上“满意电”,人大小区居民切实感受到“一户一表”带来的生活便利。4月14日,人大小区居民代表专程赶到建设社区,送上一面印有“一心为民排忧解难”的锦旗表示感谢。
一审:张 敏
二审:范先浩
三审:冯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