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支点建设·聚力五大攻坚 工业振兴】一度电改变一座城——金上-湖北特高压工程点亮大冶绿色未来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陈婷)5月7日,金沙江上游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湖北段顺利贯通。5月21日,大冶±800千伏换流站热火朝天地开展换流阀等核心设备安装工作。这条横跨1900公里的“绿电高速”将在年底“通车”。从金沙江畔到铜都大地,每一度清洁电能都将在这里跳动出绿色发展的强劲脉搏。

一度电,看似微不足道,却能改变一座城市的命运。对于大冶这座千年铜都而言,金上-湖北特高压工程带来的不仅是更稳定的电力,更是一场能源革命——民生用电更可靠,产业用电更清洁,城市因绿色能源而焕发新生。

民生之变:从“用上电”到“用好电”

过去,大冶的电网虽能满足城镇生产、生活用电需求,但在极端天气或用电高峰时,偶尔的电压波动仍会对居民生活带来影响。尤其是夏季空调集中开启时,部分老旧小区仍面临短时供电压力。而随着特高压工程的落地,这样的困扰将成为历史。

金上-湖北特高压工程起点位于四川金沙江上游,途经西藏、云南、贵州、重庆,最终抵达湖北大冶,全长近1900公里。这条“电力高速公路”每年可输送清洁电能400亿千瓦时,相当于湖北省全年用电量的六分之一。对于大冶市民而言,这意味着更稳定、更优质的电力供应。

“以前夏天用电紧张时,偶尔会跳闸,现在听说特高压要送电过来,以后空调随便开也不怕了!”东岳路街道居民李大爷笑着说。

不仅如此,特高压工程还将推动大冶城乡电网全面升级。国网大冶市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特高压的强大输送能力,大冶将加快配电网改造,未来农村地区的供电可靠性也将大幅提升,偏远山区的用电“最后一公里”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产业之变:绿电赋能,铜都焕新

大冶因矿而兴,因铜而名。这座有着3000多年冶炼历史的城市,曾因矿产资源枯竭面临转型阵痛。如今,绿电的到来,正为大冶的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特高压工程输送的电力主要来自金沙江上游的水电和西藏的光伏发电等,是真正的清洁能源。对于大冶的工业企业而言,绿电不仅意味着更低的用电成本,更是实现低碳转型的关键。

“我们一直在寻找稳定的绿电供应,特高压投运后,我们的产品碳足迹将大幅降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会更强。”华新水泥大冶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张庆余表示。

除了传统工业,绿电还为大冶的新兴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近年来,大冶积极布局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而稳定的绿电供应将成为吸引企业落户的重要筹码。

“很多高科技企业对电力供应的质量和清洁度要求极高,特高压工程将极大提升大冶的招商吸引力。”市招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城市之变:绿电点亮“山水铜都”

大冶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的美誉,但长期的矿产开采也曾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如今,随着绿电的大规模接入,大冶正走上一条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特高压工程不仅能送来清洁电能,更将推动大冶能源结构的优化。据统计,工程投运后,湖北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约17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400万吨。对大冶而言,这意味着更蓝的天、更清的水、更宜居的环境。

此外,大冶正依托特高压枢纽地位,规划建设“零碳示范区”,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智能微电网等新技术,打造绿色低碳城市样板。为全面增强配网骨架,已经投入9394.57万元新建联络线路6条,补强老旧线路13条,增容配变82台,更换高耗能变压器42台,确保绿电用能通道畅通无阻。同时国网大冶市供电公司还加强先进配电运检技术的应用,在全域范围内建立了无人机巡检系统,实现10千伏配电线路无人机巡检全覆盖,有效强化了配网的可视化管理水平。针对配网故障定位难的问题,大冶在城区试点部署了5G智能开关76台。当线路发生短路时,开关可在0.2秒内自动隔离故障段,并通过网络重构恢复非故障区供电。未来,大冶的城市公园、公交系统甚至市政设施都将优先使用绿电,真正实现“一度电改变一座城”的愿景。

从民生用电的提质,到产业发展的升级,再到城市形象的焕新,金上-湖北特高压工程将以“一度电”的力量,悄然改变着大冶这座千年铜都。随着绿电的持续注入,大冶的转型之路将更加宽广,一座更具活力、更低碳、更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正加速崛起。

一审:璩   靓

二审:范先浩

三审:吴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