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支点建设·聚力五大攻坚 优化环境】营商环境“大冶策” 16项改革事项登全省榜 3张“首创牌”打出全国影响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李尚书)7月7日,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2025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事项及改革有关地区名单》,我市16项改革事项入选,创建数量居全省前列。

其中,国家级、全国首创事项有6项,分别是由市住建局、黄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大冶分中心牵头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市市场监管局牵头的推行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培育机制创新;市政数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牵头的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市纪委监委、市公安局、市政数局牵头的探索招标投标职能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三同步”工作机制;市人社局牵头的探索“3+”路径全周期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市税务局牵头的房地产税费全要素数字化服务“房e码”。

省级事项有10项,分别是由市工商联牵头的开展民营企业清廉合规建设;市检察院牵头的加强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专项监督;市法院牵头的推进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市资规局牵头的临时用地用林审批一件事和水电气网“八联办”;市住建局牵头的建设工程档案分段验收;市经信局牵头的构建中小企业四级服务体系;市卫健局牵头的创新卫生健康执法监督方式;市政数局牵头的县(市、区)“三网”融合治理转型;市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牵头的绿色金融改革。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全国首创性改革事项一共有4项,其中我市独占3项(探索招标投标职能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三同步”工作机制;探索“3+”路径全周期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房地产税费全要素数字化服务“房e码”),这一成果不仅凸显了我市在改革创新领域的担当魄力,更展现出我市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探索实践的精神特质,为全国营商环境改革提供了独具特色的“大冶方案”。

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始终锚定“行政效能最优、办事效率最高、综合成本最低、投资环境最好、企业获得感最强”的目标,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改革更深层次系统集成、更高质量迭代升级。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中,我市紧扣企业群众需求,以政务服务、市场监管、法治保障等领域为小切口,以刀刃向内的决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各部门勇于担当,主动认领任务,加大攻坚力度,全力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大冶特色的优化营商环境实践经验。

一审:璩 靓

二审:周春明

三审:柯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