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赵怒宁 陈婷)碧波荡漾的大冶湖畔,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最终演化为一则“科技+生态”的暖心佳话。7月8日,国网大冶市供电公司大箕铺所工作人员回访辖区线路时,欣喜确认:半月前获救的那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已安然重返自然怀抱。这场发生在基层的智慧救援,不仅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也为野生动物保护点亮了创新的火花。
时间回溯至6月20日,大冶湖大桥附近的湖心上方,险象环生:一只白鹭被钓鱼线死死缠住腿部,倒悬于离湖面约10米高的电线上,命悬一线!它洁白的羽毛在风中凌乱,翅膀因绝望挣扎已部分撕裂。大箕铺供电所所长刘建武回忆当时困境,“水深行船难,地形又让登高车难以靠近。”传统救援方案接连碰壁,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危急关头,电力员工曹钟凯、胡松灵光闪现——何不让“假鸟”(无人机)去救真鸟?方案迅速敲定:无人机加装高清探头精准锁定缠绕点,机腹下巧妙固定一根绝缘电线,末端系上点燃的烟头。只见无人机如鹰隼般精准俯冲、悬停,灼热的烟头一次次触碰到紧绷的尼龙线……伴随着一声轻微的崩裂声,白鹭应声坠落湖面!它在水面漂浮了令人窒息的五秒,旋即奋力振翅,掠过粼粼波光,最终消失在湖岸芦苇丛中。
白鹭,被誉为生态环境的“晴雨表”,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对栖息环境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湖水如镜、鱼虾成群、远离尘嚣。其种群兴衰,正是当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最直观的映照。近年来,大冶市大力推进河道治理、湿地修复,水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方引得白鹭等珍稀羽翼翩然而至,择此而栖。此番成功救援,不仅挽救了一个珍贵的生灵,更印证着当地生态保护的显著成效:越来越多的白鹭选择在此筑巢安家,正是这片土地重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生态画卷的最美注脚。
救援成功,亦得益于电力部门对新技术的未雨绸缪。国网大冶市供电公司早已将无人机巡检纳入常态化工作体系,各站所均配备专业无人机班组,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但用无人机执行‘火线’营救,还真是破天荒头一遭。”曹钟凯坦言。白鹭获救后,国网大冶市供电公司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密了对跨越生态敏感区线路的巡视频次。“保障电网安全与守护飞羽精灵,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片鹭影翩跹的湖区上空,科技的温度与人文的关怀正紧密交织,共同编织一张更为坚韧、安全的生命之网。
一审:陈 雪
二审:范先浩
三审:柯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