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高新区交出上半年亮眼“成绩单”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张蕾)盛夏时节,热浪滚滚。行走在大冶湖高新区,比天气更炽热的,是塔吊林立的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争分夺秒的研发实验室和高效运转的服务窗口。

大冶湖高新区

今年以来,大冶湖高新区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拼抢实”的作风,全力攻坚项目建设主战场,点燃科技创新强引擎,厚植企业发展沃土,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期中答卷”:1至6月,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2.07%,限上商贸业零售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完成企业进规进限17家;换热器产业集群获批2025年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融通高科获批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日前,在精密激光设备制造项目现场,工人们正抓紧完成外立面收尾和线路安装等工作,为项目全面投产做好准备。

精密激光设备制造项目现场

“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完工,绿化和电路安装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8月初试生产。”无锡拓尔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拓尔激光布局湖北的大冶生产研发基地,该项目投产后,将形成“研发—生产—配套”的完整产业链,具备年产1000台(套)高端激光设备的生产能力。

项目快速推进离不开大冶湖高新区的高效服务。项目建设过程中,大冶湖高新区项目专班“项目专员”多次深入项目一线,采取人员包保制度,对重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施全体系、全过程无偿上门帮代办服务,对设备采购、产业对接也在最大限度给予支持。“从立项之初开始,大冶湖高新区便上门送政策、送服务,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大冶湖高新区优良的发展环境和极速、极优、极致的营商服务。”该项目负责人说。

项目是发展的“压舱石”,是经济的“生命线”。近年来,大冶湖高新区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持续优化“专班+项目秘书”服务模式,为项目建设扫除障碍,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全面提速、提质、提效。

1-6月份,大冶湖高新区新签约氢璞氢能燃料电池、的蔓AI智能康养设备等亿元以上项目43个;新开工健康白酒工业园二期、氢能科创园等重点工业项目16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0%;新投产泓图光电、奕元达科技等重点工业项目19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8%;新入库项目24个。

科技创新活力奔涌

大冶湖高新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构建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4年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中,大冶湖高新区排名较2023年提升8位,连续两次累计进位22位,进位赶超势头强劲。

展旺产业园

在展旺产业园,展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导电浆料、锂电池电芯及模组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对新材料的研发是我们的生命线。”企业技术副总经理曾凡聪说,“2024年,在高新区科创局的精准对接下,我们与武汉理工大学成功‘牵手’。在高校专家团队支持下,我们研发的新能源锂电池材料不仅更环保,还帮助下游企业降低了20%的生产成本,大幅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这样的创新案例并非个例。近年来,大冶湖高新区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以深化科创供应链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通“产学研用”堵点,让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大冶湖高新区还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科创供应链建设加快打造鄂东科创高地的实施方案》,建立企业需求1天确认、3天深入沟通、15天精准对接,并形成初步解决方案的“1+3+15”需求对接响应机制,着力提高企业创新需求服务能力和响应效率。截至目前,园区企业累计发布各类需求400余条,其中200余条已解决。

与此同时,大冶湖高新区每年列支2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企业与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科技项目攻关与成果转化,目前拟对实美科技、展旺新材料等五个产学研合作科技专项项目拨付补助资金;紧扣产业发展需求,深化产学研合作柔性引才机制,构建人才发展良好生态,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截至目前,园区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三高”人才突破7000余人,园区成功获批省级人才创新服务中心,为产业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今年上半年,大冶湖高新区新增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7家、省级先进智造工厂2家;积极推进科创未来孵化器申报省级孵化器,新增孵化科技型企业20余家;全面启动“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积极开展企业新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新工艺优化“三新”项目攻坚,先后举办“百园百校万企”“智汇高新区”创新创业总决赛等活动20余场;园区企业劲佳科技“隐藏式可变二维码防伪技术与包装印刷一体化系统研发”和“微钉科技面向多生产模式的智能化准柔性制造过程管控系统研发”等项目获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

营商环境提质增效

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大冶湖高新区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以企业满意度为导向,全力打造综合成本“洼地”和营商环境“高地”。

“这笔贷款真是‘及时雨’,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提起今年6月获得的融资支持,凯祺制衣相关负责人刘小七感慨万分。当时,企业亟需资金用于日常生产运营,拓宽销售渠道。在大冶湖高新区精心组织的一场政银企对接会上,凯祺制衣与湖北银行大冶支行高效对接,顺利达成了贷款协议。

凯祺制衣的成功融资,是大冶湖高新区构建高效融资服务体系的生动缩影。大冶湖高新区组建了“银行+担保+园区”专项服务办公室,深入企业“把脉问诊”,量身定制“一企一策”融资方案。同时,通过召开政银企对接会等方式,大力推广金融机构的知识产权质押贷、“科创e贷”等特色金融产品,缩短了贷款审批周期,让金融活水更顺畅地流向实体经济。

截至目前,大冶湖高新区深入开展金融助企活动,促成园区15家企业与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达成意向授信金额1.57亿元,已完成授信金额1.31亿元;严格落实企业诉求“101”解决机制,累计解决企业融资、要素保障、政策落实等问题70余个。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大冶湖高新区还发布了《营商环境一本通》服务手册,系统整合了产业、科技、人才、金融、政务、生活六大领域政策,形成“一本通”闭环服务体系,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加快发展。

当前正值“十四五”规划收官冲刺关键期,大冶湖高新区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大力发扬“拼抢实”的作风,持续壮大生命大健康、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光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氢能未来产业等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向着奋进全国百强高新区目标阔步前行。

一审:璩 靓

二审:范先浩

三审:冯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