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深化改革优环境 激活发展新动能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李尚书)今年以来,我市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升级,采取一系列扎实有力的改革举措和创新实践,推动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市场活力持续迸发、法治建设公平公正,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优化营商环境答卷”。

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是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目前,全市25个重点“一件事”已实现线上线下无差别办理,累计办理8419件,企业信息变更、加装电梯、新生儿出生、教育入学等高频事项办件量位居前列,切实让群众和企业感受到办事的便捷与高效。

营商环境的持续向好,为市场主体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截至目前,全市市场主体总数达11.64万户,同比增长3.12%;企业数量达29,042户,同比增长3.70%。

作为全省首个“一站式”企业服务中心,市企业服务中心自2月成立以来,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核心,通过机制创新、流程再造和服务升级,实现企业诉求按时办结率、满意率均超99%,成为服务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冶好办”政务直播

改革创新多点突破贡献“大冶方案”

7月7日,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2025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事项及改革有关地区名单》,我市16项改革事项入选,创建数量居全省前列。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全国首创性改革事项一共有4项,其中我市独占3项(探索招标投标职能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三同步”工作机制;探索“3+”路径全周期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房地产税费全要素数字化服务“房e码”),这一成果不仅凸显了我市在改革创新领域的担当魄力,更展现出我市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探索实践的精神特质,为全国营商环境改革提供了独具特色的“大冶方案”。

群众在企业服务中心办事

在其他领域,我市同步推进20个全面深化改革重点项目,其中,市发改局牵头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市民政局牵头的“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市司法局牵头的“推进‘综合查一次’改革”,正加速转化成效;市检察院办理假冒注册商标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被省检察院评为知识产权保护优秀案例;市法院“协调联动打造破产案件审理快车道”入选全国市县法治建设典型案例。

打造“冶好办”政务服务品牌是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有力举措。自2024年底,依托抖音平台开通“大冶市民之家”政务直播以来,“冶好办”政务直播间在解读民生热点基础上,拓展法治、金融、文旅推介等场景,累计直播52场,解答(解决)问题超1.2万个,账号涨粉5300个,凭借广泛的社会关注度和显著的宣传成效,有力推动部门从“按需参与”的被动模式转变为主动策划的积极姿态,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的精准性和影响力。在教育专场中,政务服务直播创新推出“弹幕即查学区”功能——家长输入小区名称后,系统实时调取不动产登记、学区划分等数据,生成地图并精准展示对应学校。

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

“一把手”走流程打通政务服务“梗阻”

“通过这次体验,我们清晰认识到在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群众方面还存在较大短板。”7月1日,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叶序武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体验申请公租房“一件事”后发出感慨。此次体验,叶序武发现了该事项网上申报频次不高的问题。他当即表示,将会同街道、社区加大申请公租房“一件事”线上办理宣传力度,加强办事人员业务培训,统一线上线下公租房申请材料,切实让群众办事更加快捷方便。

同日,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柯灿华也投身于“一把手”走流程活动,他发现“一次性告知”内容不够精准,以及异地就医发票未盖章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柯灿华现场给出解决方案:采取分类告知的方式,让群众更精准知晓办理事项所需材料;对于少数异地就医群众因发票未盖章无法办理的情况,采取人工审核方式进行线上核实,承诺让群众少跑路,实现“来一次就办结”。柯灿华还现场承诺,这两个问题当天就能解决。

据统计,今年以来,市政数局、市人社局、市卫健局等18家部门已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活动20余场次,体验了18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15个“一业一证”主题事项和22个重点“一件事”办理业务,发现学生和上班群体工作日办事不便、办事高峰时段排队久、主题事项存在层级限制、办事指南线上线下不一致、政策宣传不到位、缺乏办件结果反馈机制等23个问题。各部门迅速制定整改措施,目前所有问题已全部解决。

通过“一把手”体验办事流程,从群众视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有效提升了我市政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更增强了群众办事的便利度和满意度,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服务水平注入了强劲动力。

“走流程”活动

“企业接待日”精准畅通诉求“快车道”

为精准做好企业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市企业服务中心创新策划“主题日”,构建多元服务生态圈。推出了“企业问题分析研判日”“政务直播日”“共享法庭开放日”“亲才日”“银企对接日”“企业接待日”等主题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人才、金融、科创等七大增值服务。

其中,每周一组织高新区、工商联、经信局、营商办等“4+N”部门单位,召开企业诉求集中研判联席会议,形成分类分级问题处办清单。简单问题即时办理,一般问题限时办理,疑难问题“会诊”办理。对于特别重大复杂疑难问题,实行市领导坐班制度,由市企业服务中心梳理问题清单后,以“政企座谈会”“企业接待日”活动为载体推动解决。

沐坤公司门前新修的道路

湖北沐坤工艺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铜产品设计、研发、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长期以来,因周边道路建设不完善,不仅严重影响物流运输效率与日常运营,还导致客户来访体验不佳。在我市第一期“企业接待日”活动中,该公司负责人将上述问题如实反映。活动结束后,相关部门迅速行动,问题得到快速解决。市交通运输局投入约50万元,对厂区门口道路进行全面整治,清理沿线垃圾、堆积物、杂草,铺设水稳、刷黑路面,完善交通标线等设施;陈贵镇经发办主任欧阳才建带领村干部不厌其烦地挨家挨户走访,反复沟通,通知村民定期清理菜地,为道路施工顺利推进扫清障碍。

“只在这里反映了一次,不用多个部门到处跑,一个多星期就解决了所有问题,真没想到这么快,可以说是让我们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能够安心发展、放心经营。今年打算再投入几百万元,把企业做强做大。”湖北沐坤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细霞感慨道。

截至目前,市企业服务中心共举办了7期“企业接待日”活动,32家企业共反映问题54个,已解决24个,正在解决30个。

市营商环境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江义说,作为全省首个贯穿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企业之家”,市企业服务中心将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服务创新为驱动,精准聚焦企业痛点堵点,靶向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构建多元化服务矩阵,架起“政企连心桥”,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一审:张 敏

二审:范先浩

三审:冯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