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程长珠 实习生 周瓒)7月18日,《今日大冶》报道了地质巷“马路市场”每天清晨六七点钟便人声鼎沸,将道路堵得水泄不通,卫生状况差,令周边居民苦不堪言,希望相关部门加强管理(详见《今日大冶》7月18日8版)。
报道见报后引发读者与网友广泛热议。连日来,《今日大冶》新闻热线接到不少来电,其中有居民痛陈“马路市场”脏乱差扰乱生活,有商户抱怨农贸市场客流不及马路摊贩。
7月23日上午9时许,记者重访地质巷。多数流动摊贩已撤离,但仍有少数摊贩挑筐推车沿街叫卖。随后,记者沿着地质巷来到禾鲜生农贸市场门口,只见不少摊贩就地摆卖,市民俯身挑选菜筐中的蔬菜。还有市民的电动车、摩托车横七竖八地停放,致使市场门口被堵,给市民和商户进出带来极大不便。
记者走进市场内看到,生鲜区、蔬菜区、熟食区等规划井然。摊档台上,整齐码放着蔬菜、水果、豆制品、粮油、干货等商品。“每天早晨整条巷子被流动摊贩和乱停车辆塞满,商户运菜车进不来,居民寸步难行。”商户黄爱新向记者倒苦水,“前几年巷子彻底整治后,客流回归市场,大家生意都不错。如今‘马路市场’死灰复燃,摊贩们在马路上摆摊,不用交摊位费,还‘截流’了我们的顾客,搞得我们大家都‘吃不饱’。”
禾鲜生农贸市场负责人介绍,该市场2017年入驻经营,分固定商户和流动商户两种模式管理,其中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流动地摊区,高峰期可容纳300户商户,281个固定摊位曾全部租了出去。但自去年起,商户陆续转投“马路市场”,目前共有110余个固定摊位空置。“‘马路市场’对我们的冲击很大,商户经营举步维艰。”
采访中,市场内不少商户对此现象怨声载道。商户柯先生直言:“城管队员每天八点半上班后管制下,摊贩们就与城管队员玩‘躲猫猫’,城管队员刚走,立刻卷土重来。当年能管好,如今为何整治不下来?这让人费解。”
“市场开业那年我就入驻,原本生意还不错。”另一位老商户语气焦灼,“‘马路市场’出现后,我们的生意没法做了。若再不整治,我们只能退租加入马路摆摊大军。”
对此,职能部门将如何破解困局?《今日大冶》将继续关注。
快人快语:
地质巷“马路市场”既梗阻交通、损害市容,又冲击合法商户权益。治理之道,当双管齐下:强化执法,严厉打击乱象,同时借鉴大城市经验,划定疏导区域,引导规范经营,让城市烟火气与文明秩序相得益彰。
一审:张 敏
二审:范先浩
三审:卫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