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支点建设·聚力五大攻坚 城乡融合】好水好鱼 百年贡品的当代重生 探寻黄金湖甲鱼的成长密码(一)

编者按:黄金湖甲鱼,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曾为清代贡品,今又成富民产业。即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以“一条甲鱼撬动亿元产业”为脉络,从资源密码、科技密码、品牌密码、富民密码四大维度深度解析黄金湖甲鱼的成长轨迹,展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产业的生动故事。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石程曦 方诗琪)对湖北人而言,甲鱼是一道逢年过节餐桌上常见的“硬菜”,甲鱼之美,味在肉美,滑嫩不腻;味在裙边,耙糯丰腴;味在汤美,醇亮鲜香。

近年来,我市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将甲鱼产业作为水产支柱产业重点培育,初步形成了集“亲本培育、苗种繁育、生态养殖、冷链加工、贮运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雏形,成为促进地方经济繁荣、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甲鱼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承载着千年的养生文化。《神农本草经》早有“鳖可补痨伤,壮阳气,大补阴之不足”的记载。现代医学研究同样表明,甲鱼富含优质蛋白、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能够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具有良好的养生价值。

大冶黄金湖甲鱼久负盛名。《大冶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当地渔民就已掌握“鱼鳖混养”技艺,利用湖泊天然饵料生态养殖甲鱼,并将其作为贡品进献京城。

两百多年后的今天,同一片水域再度孕育出一条产值过亿元的产业链。目前,我市优质甲鱼亲本培育规模已突破200万只,养殖面积达3500余亩,年上市甲鱼达200万斤,综合产值超亿元。

黄金湖甲鱼的出众,究竟源于何处?

答案,藏在每一滴水中。

这里的养殖用水,直接引自保安湖清澈甘冽的天然湖水,水质优良,达到饮用水源地标准,为甲鱼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环境。

然而,“水好”只是基础。湖底富含的硒、锶、锌等微量元素,才是真正塑造黄金湖甲鱼独特风味的“资源密码”。这些元素通过“底栖生物—螺蚌—饲料鱼—甲鱼”的食物链逐级富集,最终以有机形态汇聚于甲鱼体内,铸就其非凡品质。

黄金湖甲鱼,既是大自然对这片水乡的慷慨馈赠,也是我市优质的农产品代表,素有“水中人参”的美誉。其品种源自长江水系,生长快、抗病强、肉质鲜嫩、裙边肥厚,品质出众。

如今,黄金湖甲鱼正以“百年贡品”之姿走向当代市场,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健康饮食的选择。其软糯胶润、入口即化的口感,鲜香醇厚、余韵绵长的风味,仿佛能在舌尖轻轻化开,诉说一方水土的深厚积淀。

毅然返乡带动就业

46岁的李名富是陈贵镇人。1995年,他独自前往浙江杭州投身甲鱼养殖与销售行业,在甲鱼育种、养殖及销售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2022年,在大冶市水产产业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引荐下,怀着对家乡的眷恋,李名富毅然回到家乡大冶,创办了一家集甲鱼良种繁育、生态养殖、加工销售、技术研发及休闲渔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企业,大力发展甲鱼产业。

9月17日,记者走进位于东风农场管理区的湖北富渔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富渔)甲鱼良种繁育基地,规划有序的良种繁育池映入眼帘。池塘边的水泥台上,不少个大饱满、裙边宽厚的甲鱼正悠闲地晒着太阳,察觉有人靠近,它们迅速潜入水中,只留下串串气泡向深处游去。

“我们公司主打的是圆边黑花鳖品种,它具有肉质鲜嫩、口感上佳、生长迅速、抗病力强等优点,深受客户青睐。”湖北富渔董事长李名富介绍道。2023年公司投资兴建了占地380亩的甲鱼繁育基地,并建成100口标准化繁育池,年可产甲鱼蛋2400万枚。

“当年回家乡投资兴业,主要看中家乡丰富优质的水资源、肥沃的土壤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再说,我是在大冶长大的,也想回家乡投资兴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农民增收,算是对养育我的家乡一份回馈。”李名富说。

据悉,东风农场管理区水源充沛,东连三山湖,西通梁子湖,与鄂州市接壤,水产品丰富,气候温和,是各种水生动植物的天然栖息场所,在市场需求、养殖技术、鱼池改造等方面,农场养殖户能够依托现有条件进行有效衔接。

示范带动多方多赢

让李名富始料未及的是,当初回家乡准备带领乡亲们养殖甲鱼时,发现大家对甲鱼的认可度不高,理念也不同。他便不断地向乡亲们普及养殖常识,细算养甲鱼的经济账。为打消大家的顾虑,他推出“三提供一回收”(即提供苗种、提供饲料、提供技术,再以高于市场价回收)方案,并推广鱼塘套养甲鱼模式。同时,公司采取“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吸引村集体入股甲鱼养殖项目,鼓励农户参与养殖,实现企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增长、农民增收“三赢”。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李名富带动下,东风农场及周边一些养殖户纷纷加入甲鱼养殖行列。2023年,80余户养殖户开始养殖甲鱼,面积达2000多亩。截至目前,在原有基础上又新增400余户,养殖总面积已突破一万亩。

“我之前在当地做建筑,顺带承包了几口鱼塘养鱼,年收入一万多元。自从2023年李总(李名富)来了,带着我养甲鱼,年收入增加到4万多元。”记者见到养殖户朱朝田时,他正趁晴好天气忙着改造池塘,在其边坡上加铺砖块。他高兴地说:“我认准了甲鱼养殖这条路,决定跟着李总大干一场。”

通过几年的发展,公司不仅为业界树立了标杆,也成为全国甲鱼养殖行业特大规模全产业链龙头企业,李名富带着七年选育出的“圆边黑花鳖”甲鱼品种开展生态养殖,用家乡的好水养出好甲鱼。

2024年,首批黄金湖甲鱼上市,市价高出普通甲鱼3倍。“以前怕没销路,现在订单接到手软!”汇蚨九峰种养专业合作社经理冯海良说,在李名富带动下,合作社养殖的黄金湖甲鱼,端上外国人的餐桌。

如今,小甲鱼成了“富甲一方”的大产业,几年来,公司联合合作社养殖黄金湖甲鱼面积近5000亩,年产值超过1亿元,参与公司合作养殖的农户年均亩增收8000元,真正为养殖户披上了致富“黄金甲”。

打造甲鱼全产业链企业

谈起甲鱼,李名富侃侃而谈。他表示:“一只甲鱼可开发出预制菜、熟食、甲鱼酒、甲鱼膏、甲鱼胶囊等系列产品,通过深加工提升附加值,将显著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甲鱼养殖实为高产高效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行情向好,效益更为可观。”李名富向记者举例说明,村民养殖1亩甲鱼,投放1000只苗种,一年后可收获成鳖约1万公斤。按每公斤40元计算,收入可达4万余元,扣除种苗、饲料、药品等成本后,纯利润约2万元。

近年来,湖北富渔全力构建母本培育、孵化、育苗、成鱼养殖、贮运加工一体化产业链。谈及打造甲鱼全产业链,李名富充满信心:“全产业链形成后,既能为地方经济贡献税收,更能带动养殖户增收致富,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同时,基地的孵化养殖、设备管护及日常投喂、换水等环节,将持续创造就业岗位。目前公司已吸纳周边近60名村民就业,并为全市数百户养殖户稳定供应优质甲鱼苗。”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映波说,选择甲鱼作为大冶渔业生产的旗舰产品,能加快推动“三产”融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添动力。

与两年长成的生态甲鱼相比,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温棚甲鱼仅8个月可上市,使得国内甲鱼品种、品质参差不齐。为此,我市提出培育黄金湖甲鱼区域品牌,确立湖北“好甲鱼”标准。

同时,我市在富渔生态智能化养殖基地成立黄金湖甲鱼产业技术研究院,业内专家着手攻克黄金湖甲鱼的基因密码,在确保生态甲鱼品质的同时,加快其生长周期,提升亩产量。

一审:张 敏

二审:周春明

三审:卫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