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通讯员 张国庆 记者 熊业欣)9月19日,环梁子湖水域司法保护协作联席会议暨典型案例发布会在保安湖国家湿地公园召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市江夏区、鄂州市梁子湖区、咸宁市咸安区及大冶市五地法院齐聚,共同探讨梁子湖水域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协作新路径,并首次发布典型案例。
“这既是一次跨区域司法力量的再集结,更是一场守护生态家园的庄严再承诺。”大冶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郑青在致开幕辞中表示,梁子湖水域跨行政区域的特性,决定了生态保护不可能靠一家之力、一地之策实现,水污染防治的复杂性、候鸟保护的长期性、渔业资源养护的系统性,更需要打破地域界限、整合司法资源,以更紧密的协作、更高效的联动、更精准的举措,共同应对挑战。
会上,各法院及保安湖国家湿地公园管委会围绕梁子湖水域司法保护工作,分享了环境资源审判中的特色举措与亮点成果,探讨了实践中面临的难点,并就深化跨区域、跨部门协作机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自2021年6月五地法院共同签署《环梁子湖水域环境资源保护司法协作框架协议》以来,各法院紧扣环梁子湖流域跨区司法协作核心需求,结合辖区特点,开展了富有特色的实践和探索,司法协作机制从初步建立到不断完善,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赢的良好格局。
在案例发布环节,各法院逐一介绍了本院审理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类型多样,涵盖了非法狩猎、非法捕捞水产品、非法采矿、非法占用农用地及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等多个方面,集中展现了环梁子湖水域环境资源审判在惩治犯罪、修复生态、推动流域综合治理方面的显著成果与宝贵经验。
一审:陈 雪
二审:周春明
三审:柯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