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冯路临时菜市场“蝶变”记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乔绮曼)9月25日早上7点,位于东风路街道的上冯路临时菜市场已是一片井然有序的景象。摊位整齐划一,通道宽敞明亮,居民从容选购,摊主安心经营——这一切,都源于日前悄然落地的“一条线”治理。

据了解,2017年,上冯路段便成为周边摊贩的临时“马路菜市场”,但由于缺乏统一管理,摊贩随意占道、抢位经营,导致车辆通行受阻、垃圾堆积,不仅影响市容,也给居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堵路”更“堵心”。

转变,从一条条清晰的摊位线开始。东风路街道综合执法中心在多次实地调研和听取民意的基础上,启动摊位划线工程。“我们经过实地测量和多次商讨,最终确定将每个摊位规范为1.5米宽、2米长,并确保主要通道宽度不少于3米。”该中心党支部副书记曹彪介绍,“在上冯路划设70个、怡和路划设10个,共计80个临时摊位,既满足了菜农的经营需求,又保障了市民的通行空间。”

划线,不仅是划定经营边界,更是从源头上杜绝争抢摊位、乱摆乱放的现象。而这只是精细化治理的第一步。每天清晨六点半,街道专职管理人员就已到岗,在人群密集处耐心疏导。“最早的队员6点就到了市场”,东风路街道综合执法中心三中队副中队长刘少华说,“高峰期我们安排四名工作人员分段值守,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在环境卫生方面,建立了严格的双重保障机制。各摊位负责保持自家范围内的清洁,环卫部门则负责定时进行集中清扫和冲洗,确保市场环境整洁如新。

这些变化,最直接的感受者就是市场的参与者。摊主袁彦琴已经摆了5年地摊,也见证了上冯路临时菜市场的每一次变化。她一边整理着新鲜鸡蛋一边说,“一个人一个位置,不争不抢,秩序好了,我们做生意也踏实多了。”

对于市民来说,买菜体验感的提升更是显而易见。“以前来买菜确实有点乱糟糟的,不仅人挤人,还要小心地上的菜叶和水渍。”市民叶韵提着刚买的菜笑着说,“现在感觉整齐多了,路面干净宽敞,走着舒服,心情也舒畅。”

从“堵心市场”到“暖心市集”,上冯路的转变,是我市推动马路市场科学治理的一个生动缩影。它表明,城市管理并非“一禁了之”,而是要在规范秩序与保留烟火气之间找到平衡点。通过精细规划、人性化管理、多方协同,既能有效化解马路市场带来的秩序与卫生难题,又能守护市民家门口的便利与温情。

一审:张 敏

二审:范先浩

三审:卫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