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支点建设·聚力五大攻坚 工业振兴】从“一期”到“N期” 续写发展精彩 大冶涌动企业“追投”热潮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乔绮曼)从“一期”到“二期”再到“N期”,数字更迭的背后,是一家企业从扎根大冶到蓬勃发展的生动见证。今年以来,我市企业投资中的“二期现象”不断涌现——众多企业或扩建新厂,或改造旧线,或上马新项目,持续释放出扩投资、增效益、稳就业的“三重效应”。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企业信心更强、底气更足,发展动能愈发充沛。

大冶市华兴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兴玻璃”)是大冶最早落户的外来企业之一。2001年,因与劲牌公司的合作契机,华兴玻璃在大冶建起第一座窑炉。从2001年到2011年,十年间,公司先后兴建6座窑炉,年产能从不足10万吨跃升至48万吨,客户从劲牌一路拓展至百威啤酒、中粮大宝、水井坊、燕之屋、午时药业等国内外知名品牌。

谈及选择大冶的原因,华兴玻璃总经理文德利言辞恳切地表示:“华兴玻璃总部位于广东佛山,但大冶的营商环境丝毫不逊于沿海地区。此外,大冶地处中部,优越的地理位置让我们产品辐射范围更广,可达周边800至1000公里。”

随着时代进步,大冶不断求新求变,华兴玻璃也积极顺应发展。今年,大冶大力实施“科创引领工业振兴”等五大攻坚行动,华兴玻璃与城市同频共振,投资5亿元建设DY7窑炉——这也是华兴玻璃集团在全国16家生产基地中首座纯电玻璃窑炉。这一全新生产方式的引入,为企业带来了全新发展机遇。

“DY7窑炉实现了全程自动化操作,从配料、燃烧控制到生产数据采集,全部实现实时共享与监控,同时配置喷漆、印花、烫金、贴花、数码打印等深加工个性化定制工艺。”文德利介绍,智能化不仅带来更灵活的生产模式,可承接定制化、小批量订单,产品颜色也更加通透、高端。这一变革不仅大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预计每年还可新增产值1亿元,带动120人就业。

与华兴玻璃类似,金诚信、冯家山硅纤等企业也纷纷加大布局,新项目接连启动,展现出“二期效应”的持续扩散。

今年8月29日,金诚信与我市签约,启动高端智能重型矿山装备制造项目,重点建设智能化重型装备及新能源自动化生产线,进一步扩大铲装运系列矿山装备及核心部件规模化产能。项目同步配套专业维修与全链条技术支持,构建“研发—生产—服务”一体化产业生态。

10月,冯家山硅纤启动湿法超导硅纤维提纯项目,主要建设短纤维与长纤维超导提纯线、超细亚纳米线和造粒线及研发中心,推动传统生产线向自动化全面升级。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新增高纯、超细、超长、高活性硅灰石纤维系列产品4500吨,为大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注入新动能。

如今的大冶,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优越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扎根成长、开枝散叶。未来,随着一批批二期、三期项目陆续投产,大冶的产业集聚效应将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将持续优化,创新动能将不断释放,更多从“一期”到“N期”的精彩故事将在这里续写。

一审:璩 靓

二审:周春明

三审:姚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