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城市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大抵由两部分组成:“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创建文明城市,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创建为民,全民创建。随着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逐渐深入,文明之风吹遍铜都大地,润物无声。
全城志愿 创建“文明新城”
铜都古韵,薪火相传;文明新城,煜煜生辉。“这是一批活力四射的群体,也许他们中有年近花甲的,也有的不足十八,但是他们却有着同样一个热血的心,他们用行动,证明着自己的价值。”截至目前,大冶志愿者平台累计注册人数21904人,志愿者已累计服务524174时。粗算下来,全市人均参加志愿活动超过半小时。
天天有志愿活动,月月有人参与志愿活动。在十字路口、在火车站、在敬老院……“红马甲”是他们共同的名字;“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者始终坚持的志愿精神。古铜都用新志愿精神感动了大家,感动了自己。
“港湖红马甲”是大冶志愿服务的一张名片。从去年开始,港湖村的志愿者积极主动参与到全市、各乡村、社区志愿活动中,从“大冶分队参加我市抗洪抢险第一线”到“‘红马甲’再次投身公益,从“大冶八村民组团献血获点赞”再到“港湖‘红马甲’义务帮忙重建”以及“尹家湖畔移动的‘红马甲’”,这是港湖村志愿服务队走过的足迹。港湖志愿队发起人之一刘瑞林说,“如今,志愿活动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名片。”
在文明创建中,我市全面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逐渐形成了全社会“人人争当志愿者、人人参与志愿活动、人人爱志愿”的浓厚氛围,广大市民在举手投足间播撒文明,在点滴细节上彰显文明。
文化下乡 打造“最美乡村”
村头搭起大舞台,百姓唱响幸福歌。今年大年初五晚,在大箕铺镇有500多年历史的柯大兴村的文化礼堂里,数百名男女老少兴高采烈地欣赏着本地村民表演的草根“春晚”。乡土气息浓厚的节目,点燃了村民的过节气氛。这些当地习俗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也盘活了村民,有了新面貌。通过‘春晚’活动的开展,不但为乡亲们带来快乐,也促进了村里的团结、和谐。使村民不再整天沉迷于喝酒、赌博。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文明新风就会不知不觉吹遍整个乡村。各湾子新建成的文化礼堂也成了大家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铜都欢乐大舞台·春之声音乐会活动、送春联送祝福活动、金鸡送福·欢乐闹元宵活动、文明大冶·醉美保安-铜都欢乐大舞台、湛月欢歌·百姓大舞台文艺演出、各爱国主义教育观影活动、全民阅读日系列主题活动等陆续开展,将文化悄无声息地送进群众中。近年来,市文体新广局每年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多达200余场,利用流动舞台车送演出下乡已成常态,每年观众人数多达数十万,把文化惠民活动延伸到城乡每个角落。
文明风尚深入人心,乡风更清新,城市更和谐。文明城市创建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文明意识和引领道德风向的载体,已经使文明内化为每个大冶人的内在美。
道德楷模 引领“冶城精神”
人无德不立,城无德不兴。一个好人带动一圈好人,一圈好人影响一城好人。发布“大冶楷模(好人)”榜,党员先锋、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志愿服务、美德少年……他们的磁场引领着冶城的精神。这些热情、勇敢、朴实、善良的好人,用他们的爱心善念、凡人善举,感动了许许多多的身边人,也描绘了一幅幅美丽大冶的温暖画卷。“好人现象”、道德模范为冶城文明城市创建提供了生动的注解。
城市文明影响人的文明,人的文明体现城市文明。好人群体的道德素质频繁闪光,这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背后文明沃土的滋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我市以打造“好人之城”为目标,发挥“好人”引领作用,用身边“好人”传递榜样力量,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形成了由“树”成“林”的示范带动效应。城市文明程度有了明显提升,“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已深入人心,深刻地影响着这座城市的文明进程。目前,共有5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0人荣登“湖北好人榜”、5人被评为“荆楚楷模”、24人被评为“黄石楷模”。
人们看到,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文明创建的记录是那样的催人奋进;公益广告、围墙围挡,文明创建的宣传是那样的声势浩大;大街小巷、公园广场,文明创建的提示是那样的温馨入目,一座“好人之城”“文明之城”呼之欲出。
小城大爱 文明花开正当时
3岁的小新宇是不幸的,地中海贫血让他危在旦夕。然而,他也是幸运的。经本报报道后,他的病情牵动了全城人的神经。“我们要全力挽救这条小生命!”两个多月来,由市文明办联合妇联、团委、工会、教育、机关工委等相关部门发布的爱心倡议书,全市爱心单位和人士积极响应号召向小新宇一家伸出援手。10元、50元、100元、200元……涓涓细流汇聚成海,温暖着小新宇的心灵。“太感谢大家了,我们这个座城市是温暖的、有爱的。”小新宇妈妈余冬枝感谢道。
小新宇看到生命的希望,我们看到了冶城明天的希望,也感受到了一个城市的温度。点滴文明,折射全城素养,文明最好的体现就是爱,全城大爱。
随着文明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文明的种子悄然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开花。文明滋养了城市,创建惠及了民生。一路走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已经承载起全市百姓对文明幸福的不懈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来源丨今日大冶
记者丨卢梦
责编丨郑琦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