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改革大变样

夏日的冶城,从尹家湖到市城区街头巷尾仍呈现一派花海绿廊,这座文明之都在城市管理者的呵护下愈发精致。

舒适度是对一个城市综合的衡量指标。随着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生活环境的提高越来越受到群众关注。我市从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入手,斥巨资进行全面提升改造。从群众生活习惯入手,向陋习宣战,向失序现象“亮剑”,使城市品位与群众精神面貌双提升,生活环境越来越美好。

 叫响“大城管”   联合整治车辆乱停乱靠

市城管局提出了强化城市治理,建立“大城管、大协作、大服务、大宣传”四大格局的工作方案。“大城管”是城市管理工作的方向所在,体现了范围之“大”、胸怀之“大”、责任之“大”;“大协作”是城市管理工作的本质要求,必须依靠多个部门的配合协作;“大服务”是城市管理工作的永恒主题,只有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更好地进行城市管理;“大宣传”则是城市管理的重要保障,为的是让城市管理工作最迅速、最广泛地获得群众认同、理解和支持。

市城管“四大格局”工作方案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执法不到位、执法不规范、执法力量不足等问题也将逐步得到缓解。

今年5月16日,市交警、巡警、城管执法人员、交通局等部门组成130人联合执法队,开始对城区机动车乱停乱放,特别是人行道附近乱停乱放现象开展为期15天的集中整治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将重点对城区乱停乱放现象进行治理,并进行长期监管。

位于雨润广场的新冶大道、清和路,因地处雨润广场国购广场商圈附近,机动车违法乱停现象较为普遍。上午9时许,整治组的执法队员及配合执法的拖车来到了清和路开展集中整治。虽然该路段有禁停标识牌,但仍有不少驾驶员抱有侥幸心理乱停车辆。一名车主因去雨润广场购物临时停靠,没想到车就被交警拖走了,对此他后悔不已,“下次再不敢乱停了!”

聚焦民生一盘棋    人人争当守护者

大冶作为一个“百强县市”,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然而,由于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管理水平不到位,大冶市市容环境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围绕“创建文明城市、共建和谐家园”的总体目标,实行“三定、四有、五到位”常态化管理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出店经营、占道经营、乱停乱靠等城市管理中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实现城市面貌和城市环境的全面提升。

细化任务,实行“三定”责任制。“三定”即定路段、定人员、定任务标准。“定路段”,城区每条主次干道、背街小巷都纳入常态化管理;“定人员“,城区“六个片区”的每一条主次干道、背街小巷都明确安排两名片区管理人员包保;“定任务”,重点对城区出店经营、占道经营(流动摊贩)、乱牵乱挂、乱停乱靠、乱搭乱建、“门前三包”、临街门店立面、户外广告、早点夜市、油烟噪声等开展整治。通过“三定“,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使严格履责。

变“要我创”为“我要创”,关键要有长效管理机制。今年4月中旬,当“创卫行动”开始以后,市民人人争当“守护者”,踊跃关注身边有损城市形象的问题。

刘女士电话反映,车辆违法占用人行道,建议交管部门对这种行为进行处罚;张先生通过短信反映,荟萃路人民医院南门的盲道上,每天都被各种乱停放的自行车、电动车和小商贩占据着,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管管……对于这些来信来电,相关职能部门都能做到信息畅通,并一一落实。

市城市创建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为什么市民‘创卫’热情高涨,就是因为这次‘创卫行动’动真的、来硬的,而不是流于形式。当市民关注市容市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后,大部分都得到了落实,有些暂时不能解决的有关部门都给了明确的答复。”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目的就是给群众提供舒适便捷的服务,这是一个城市人性化设计的体现,也是对职能部门工作的考验。大冶市结合群众生活、出行、休闲等方面需求,对城市道路、游园绿地等进行全面升级,让群众生活更舒心,城市更有魅力。

 联动催生质变   遵守公共秩序深入民心

良好的公共秩序是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前提。公共秩序的维护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更需要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文明创建,让大冶早把维护公共秩序的思想渗透到每个角落,让遵守秩序深入到每位市民心中。

马路市场占道经营、门店出店经营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顽疾。提起以前的新街口,居住在新街口黄狮蟹路的市民周老伯就头疼不已。市场门前的人行道上摆满了小摊,卖衣服的三轮车随意停放在非机动车道上做买卖,自行车、小汽车、摩托车乱停乱放,导致这一路段交通秩序混乱。不管不问或是只堵不疏都不是根本解决办法。

为此,多部门联合把原来占道经营的摊贩进行集中管理,对卖日用品、蔬菜等小摊贩和用货车卖水果的商贩都划行规市。交警部门在市场外人行道上划了机动车停车位,完善了这里的道路交通标志线,让新街口市场门前一下子清爽了,市民出行也安全畅通多了。像这样的公共秩序整治在我市屡见不鲜,市级部门对“占道经营”多次进行专项综合整治,取缔证照不全的门店,严格规范经营行为和卫生标准,杜绝了出店经营、门前乱堆等问题。对乱停乱放车辆,专门合理规划设置停车区域,使公共秩序日趋向好。

对生活在城区的很多市民来说,我市五大马路市场并不陌生,其间脏乱差至今让人印象深刻。自从新建的五大农贸市场后,居住在市场旁的居民生活得到改善,也使新的菜市场得到新的生机,从而改变了买(卖)菜的理念,使用电商机制线上线下“大服务”,使市民生活得到更大的改善。

维护公共秩序除了政府部门,最重要的是依靠每位市民。文明创建先从教育引导开始,注重市民文明素质的养成。在大街小巷、餐馆、银行、医院等地,随处可以看到各种语言诙谐、生动的文明提示语,规范市民的行为,养成文明守礼的生活习惯。潜移默化之下,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

新冶大道与观山路十字路口,红灯亮起来了,行人们安静地在路边等待,看不到闯红灯群众的身影;公交车站台上,志愿者正引导大家有序乘车……随着创文工作的推进,文明出行、遵守秩序的意识已深入人心,文明有序的社会秩序已逐渐形成。

在城市环境改变的同时,人文风貌也在不断提升,更多市民主动参与到自觉维护城市环境的队伍中,成为志愿者群体。目前,我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3万多人。他们热爱冶城的一花一草一木、一路一桥一河,他们的一声劝说、一次弯腰、一个伸手,留下的是余香,汇聚的是文明城市的精彩篇章。

来源丨今日大冶

记者丨刘娟

责编丨郑琦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