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彩霞:乡间小路上的“绿衣天使”

昨日,天微微亮,明彩霞就已经骑上绿色的邮运车奔波在镇的街道上、山林里,把每一个信件、每一份报刊、每一件包裹送到居民的手里。

明彩霞今年35岁,是一名邮递员。2012年她参加大冶邮政工作,负责灵乡毛铺班。从此,不管天气如何恶劣,她都要载着几十公斤重的信件和报纸跋涉在近百里的邮路上,用自己的坚毅和汗水履行了一名投递员的神圣职责,为村民架起了一座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实现“最后一公里”的无盲区投递服务,每天往返投递78公里程,足迹踏遍邮路千家万户。

 干一行爱一行

灵乡毛铺班,邮政投递服务范围覆盖七个行政村,96个村民小组,服务人口1.5万人,工作量巨大而繁琐。这七个行政村,山高林密,村民居住分散,位置偏僻,明彩霞每天往返投递78公里程,足迹踏遍邮路千家万户。

2016年初夏,灵乡镇遭遇暴雨洪水,山洪倾泻,淹没了许多邮路,她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因路况恶劣和自然灾害不能及时把邮件报刊和捎带的生活用品投送到深山里老百姓的手中而焦急万分。面对洪水,她不顾个人安危坚持投递,她用塑料布把邮件包裹捆扎严实,穿上救生衣套鞋,骑上摩托车踏水而行。水浅的地方,她直接冲过,水深的地方,她弃车举着邮包趟水走过,步行十几里山路送达……确保邮件安全、及时、准确、完整地投递到用户手中。

她的心里时刻装着百姓,邮件妥投率为100%,主动帮助村民答疑解惑,她用真诚的服务,感动这村民们,不论她走在哪条乡间路上,都经常会有人和她打招呼,和老百姓亲如一家。

做农民的贴心人

每次出班,她都会随身带着一本笔记本,里面记载着一些客户的信息,只要他们需要上门服务或者帮什么忙的,她一定尽力帮助解决。

有一次,她在邮路走访中,得知去年一外地种粮大户因资金被骗无地耕种准备伤心的返回湖南时,明彩霞利用自己在当地多年来的人脉关系,为他在毛铺租赁了700多亩的耕地。湖南种粮大户张老板预订了化肥20吨,但苦于资金紧张导致厂家不发货,正在张老板担心肥料不能按时到位延误了最佳施肥期影响农作物生长而一愁莫展的时候,明彩霞又拿出自己的私款为他垫付了化肥预订款。

此后,明彩霞每隔几天总要去看看张老板用肥后田里农作物的长势,天气最热的那些天,看到张老板和工人们冒着烈日播农药洒化肥干得汗流浃背,她和爱人立即抱着矿泉水和遮阳帽送给他们。张老板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对她的为人和服务赞不绝口。

做好人不求回报

2016年的一个仲夏,明彩霞在邮路投递中看到一位老奶奶吃力的走在乡间小道上,步履蹒跚,好像中暑就快要晕倒。她赶紧停下车上前扶住老人,并询问她的住处及亲人姓名,然而老人因有些痴呆说不清楚。靠着自己平时跑遍乡村的工作印象,她隐约记得在平时的入村走访中见过这位老人,想起她就是灵乡镇芭山村人,立即给该村干部打电话,叫他们通知老人的儿子到村头路口接人,然后她把老人送上乡村客车,给老人买了车票,留下老人儿子的手机号码给客车司机,并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将老人送到她儿子的身边。

事后,该老人的儿子过来表示感谢,并要给她钱,被她婉言谢绝了。

灵乡镇张河村11组村民吴龙华是个孤寡老人,去年中风后,她经常自买礼品去看望他,2017年春节又拿着米和油去看望了这位老人。多年来,她还经常照顾并自购礼物看望邮路上其他的2位孤寡(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将浓浓爱心播洒邮路。面对大家的赞许,她总是说:“都是乡里乡亲的,我为大家做这么点小事应该的”

有人说,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明彩霞用对职业的那份坚守点亮着那一抹“邮政绿”,邮递的是情感和信任,是连着两头的红线。

来源丨今日大冶

记者丨卢梦 通讯员 叶丹宁 文/摄

责编丨郑琦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