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知晓、我参与、我奉献。在保康社区,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一己之力。
今年68岁的保康社区居民刘云生是一名环卫工人,他和其他7名环卫工人主要负责保康社区大街小巷的卫生保洁工作。然而与其他同事不一样的是,刘云生除了做好自己分内的清扫工作之外,还给自己加了份额外的任务,为背街小巷的绿化苗木浇水。
刘云生:绿化浇水不是我的任务,是额外的任务,有些公益啊、要帮忙的、做不动的,我去帮着做。
每天早上,刘云生完成第一轮卫生清扫后,就会到社区的各条巷子里转悠,看看哪些绿化需要浇水。
刘云生:自己也住这里,我要争取将这个事做好,为创建文明城市创造有利条件。
同事 周国珍:我觉得他蛮好的,你说是不是,哪个有这么好,你不发工资我,我去做,是不是啊。
刘云生浇水的范围覆盖了四个环卫工的清扫责任区。有水龙头的地方,他就拖着一大捆水管,过去拼接、浇水,自己家附近的绿化,没有水龙头的地方,他就接上自家的水管去浇水,水管浇不到的地方,他直接用桶提水去浇。
保康社区干部 曹悦恒:希望社区居民都来向刘云生师傅学习,积极参与到文明创建工作中来。
刘云生认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知晓、我参与、我奉献”,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更需要落实到行动上,只有全民参与创建,大冶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才有希望。
刘云生:我们大冶市的文明创建不是一个社区、一个人做得到的,要要求整个市里,全民都来做这个事 ,才能把这个卫生、这个文明城市搞得好。
来源丨大冶新闻
记者丨朱树松
责编丨郑琦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