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医”字有争议

20日,记者在微信朋友圈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石头上出现一个错别字,即“大冶市人民殹院”的“殹”字,繁体的写法应为:“醫”或者“毉”。而石头上的这个“殹”(yi)读去声(第四声),当“也”“兮”用。消息的下面还配上了一张市人民医院大门前的景观石图片。在这条朋友圈下面,记者看到有很多人评论,大家都纷纷议论这个字是否写错了。

21日,记者辗转找到了这条信息的发布者市民刘先生。今年50多岁的刘先生是一位书法爱好者,他告诉记者,18日他陪母亲去人民医院检查身体,出来的时候看见医院门前一块景观石上面写着的几个字。只是瞧了一眼,刘先生就觉得不对劲,其中医院的“医”字景观石上写的是“殹”,但是据刘先生了解,“医”字的繁体写法应该是“醫”或者“毉”。

“古时候人们相信巫术可以治病,所以最开始‘医’这个字是用的这个‘毉’,后来人们发现用酒可以做药引子或者入药,所以后来‘医’字就演变成这个‘醫’字,而‘殹’字没有具体意思,就是一个语气助词或者呻吟声,意思跟‘也’‘兮’差不多,而且读去声,所以人民医院肯定是用了一个错别字。”刘先生这样告诉记者。

为了验证刘先生的说法,记者查询了相关资料。资料显示“殹”(去声)字有三种意思,一为呻吟声,二为蒙幕(覆盖的意思),三为句尾语气词,相当于“也”“兮”。而在《说文解字》和《康熙词典》里“殹”的意思是被外物击中的声音。

随后,记者还就这个字咨询了我市相关专家,但均没有得到明确的解答。读者朋友们,您认为这个字用得是否妥当呢?

来源丨今日大冶

记者丨周春明

责编丨郑琦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