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改革”显成效   城市颜值大提升

“近段时间我们这儿的环境变化真是很明显,道路比以前畅通干净了,红星湖也变得清澈了,走在路上心情都好了。”家住政府家属区的居民赵奶奶说。赵奶奶眼中的悄然变化,是大冶市推行环卫市场化和街道“三定四有五到位”常态管理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

环卫作业市场化 城区环境卫生大变样

为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打造天蓝、水碧、地绿、空气更清新的冶城形象,达到“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愿景,市城管局在经过充分对外考察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公开招标,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环卫治理。

从今年3月15日开始,我市相继与三家中标公司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达成合作意向,将城区环卫工作全部交由企业市场化运作,通过政府购买保洁服务,有效解决城区环境综合治理没人办事、没钱办事的难题,走出了一条市场化破解“垃圾治理”的新路子。

在推行环卫市场化改革之前,我市的环卫工作和许多地方一样,都是由政府大包大揽,环卫部门的职工端着“铁饭碗”、吃着“大锅饭”,工作按部就班,这也造成了不少环卫工作人员产生“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心态,导致一些环卫问题演绎成顽疾无法根治。而环卫市场化改革最大的好处就是转变了环卫工作的理念和模式,这种由政府买单的市场化运作,彻底改变过去环卫部门管干不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状况,政府专事监督检查,严管重罚,让城市环境卫生发生变化。

环卫工作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以后,大冶城区面貌改观很大,保洁人员不定时、全天候对全市环卫进行保洁,管理上比过去做得更专业、更到位。环卫车辆和环卫工人已成为城市流动的一道风景。而环卫部门工作人员也从过去作业管理一把抓的状态中解脱出来,通过完善机构成立了环卫作业考评中心,并对环卫局原有管理干部和人员进行优化组合,组建管理考评团队,相继出台了《环卫作业管理考核办法》和《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在规范对市场化企业日常考核的同时,将考核人员的日常绩效与工资待遇直接挂勾,实现了常态化考核、责任化管理。

如今,大冶市城区环卫作业总面积为681.18万平方米的清扫面积投入到环卫市场化运作机制中。道路环境质量和精细化水平显著提升,城区主次干道达到每日全天候扫保,扫保作业延伸至人工清扫、机械化清扫、路面冲洗、公厕保洁、果皮箱清理、路面保洁、垃圾收集及牛皮癣清理等,做到全覆盖、无死角。而随着工作的深入,老城区范围内的各类机械清扫车辆将会进一步增加,清扫的覆盖范围和机械化清扫率也会进一步扩大。

“以前经常有市民随手乱扔垃圾,现在眼见着城区越来越干净了,讲文明的居民也多了起来,刚刚还有一位车主下车走了几十米,把垃圾放在我的环卫清洁车里,环境好了大家都不忍心破坏。”在大冶中心农贸市场门口的西桥街清洁路面的环卫工周伞说到。记者也切身感受到,无论是在大环境下城市越来越整洁,还是环卫工每天无形中扮演了环境卫生的监督员、文明环保宣传员的角色,都能有效推动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促进市民环保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方面的转变。

大冶市通过开展环卫体制改革,建立与城市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环卫体制,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产权形式多样化、资源配置合理化、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规范发展的环卫作业市场体系。进一步提高大冶环卫作业效能,将城市环境卫生置于政府和全社会的监督之下。该项举措将会对大冶进一步深入推进全市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产生现实而深远的影响。

“三定四有五到位”全覆盖 市容环境管理井然有序

目前大冶市将“三定四有五到位”常态管理措施作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攻坚点,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保障。从4月份开始,市城管局根据管理实际,因地制宜,将管理执法力量下沉到中心城区街道,落实“三定( 定路段、定人员、定任务标准)”的勤务模式,街道值守的城管队员按照“四有(数据库、执法仪、记录卡、处罚单)”要求,做好“五到位(建档、宣传、整改、处罚、打击)”措施,以规范化、程序化、数据化的管理方式,对城区街道市容环境实施全天候监管。与此同时,将城市建成区划分为六个片区,分别明确城管局、东岳路街办、经济开发区、金湖街办、大箕铺镇牵头在片区街道全面落实“三定四有五到位”管理措施,实现城市全覆盖管理。

通过划片分区全面推行“三定四有五到位”机制,大冶市汇聚了管理合力,城管执法人员与片区部门和所辖社区进行了联动综合管理,实现了城市管理效益最大化。以往,城管队员下班、流动商贩上岗,一些人往往瞅准了管理空白时段扎堆违规。市城管局进一步完善管理模式,积极推行错时执法和弹性工作制。一方面,城管部门强化对早、中、晚等管理力量较薄弱时段的机动巡查,加强重点区域和位置的错时值守,特别是对晚上夜市监管,每天组织巡查组进行专项整治和常态巡查;另一方面加强检查督查,监管片区管理队员到岗到位和市容问题处置情况,并做好查漏补缺工作,确保管理不松懈、不断档,也切实减少了运动式整治行动的频率,让责任队员扎扎实实地在自己的管理区域内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切实提高责任区域内的管事率、处置率。

随着管理模式的改变,一些影响城市环境形象的重点、难点问题被逐一解决。今年以来,我市先后对伍家垅地质巷马路市场、中心农贸市场周边和城区夜市等老大难问题开展整治行动,取缔占道经营上千户,拆除违章构筑物两百余处,局部脏乱差现象得到根本改观,群众一片叫好。随着集中整治的推进,难点问题的解决,各管理片区逐步进入长效管理阶段。“三定四有五到位”常态管理措施有效避免了过去“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通过集中整治与常态管理相结合,固定值守与动态巡查相结合,日常管理与错时执法相结合,初步实现整治一处、固守一处、长效一处。同时,“三定四有五到位”机制提出了非常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即对违法行为实行首次提醒、再次督促整改、三次现场罚款、四次强制取缔,给违法违规行为自我纠正的余地,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的城市管理新路子。

城市美不美,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大冶市将实施环卫作业市场化和“三定四有五到位”常态管理措施作为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加快美丽大冶建设的重要抓手,逐步建立起规范、长效的城市管理运作模式,有效地改善了市容环境,提高了工作实效,带来了城市管理新气象。

来源丨今日大冶

记者丨刘娟 通讯员 余林林

责编丨郑琦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