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抵制谣言 维护大冶形象

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时代。互联网在为我们提供方便快捷和丰富多彩的信息体验的同时,也极易成为传播谣言、滋生虚假信息的重要渠道。

近日,网络上陆续传播出两小段关于某KTV包厢内纷争后传出巨响、医务人员对一男子急救的视频。有网民在网上宣称此为大冶某KTV发生枪击致人死亡案件的视频。经警方核实,此段视频发生地点并非大冶,谣言的发布者还地桥镇居民陈某终获治安拘留五日的处罚。

此案例警示我们:网络时代,“有视频、有图”未必是真相,网民在接触到此类信息时,不要凭猜测随手转发,甚至添油加醋,以免成为谣言散布者。网络社会不是无法无天之地,对于制造、散布、传播谣言等违法行为,都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网络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舞台,但若使用不当,则又会成为谣言和不实信息的“扩音器”。网络谣言始于其制造者,扩散于其传播者。分析造谣者的动机,或为吸引眼球博名出位,或敲诈勒索非法获利,或蓄意制造社会恐慌、唯恐天下不乱,或发泄个人仇隙、恶意贬损他人名誉。网络谣言四起,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推手,也有可能是潜在的受害者。

谣言流于盲从,止于智者。在当前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背景下,面对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的虚拟世界,一则消息爆出后,很多人第一时间不是关注这个爆料是否真实,而是关注这个爆料是否劲爆,是否夺人眼球,从而盲目转发传播。净化网络环境,很大程度上需要网民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审查,提升在互联网时代的辨识素养,自觉抵制谣言,传播正能量。对信息的真伪要有自己的判断,提高责任心与辨识力,做到“不传谣、不信谣”,遇到一些来源不明的信息,应该去思考和求证,而不是跟风转发,不要正中造谣者“下怀”,不当造谣者的“扩音器”。

网络虽是虚拟的,但影响却是现实的。网络世界并非可以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网络信息也未必都是“浮云”,也会有“乌云”,遮天蔽日,伤及无辜。网民是网络行为的主体,也是网络谣言产生和传播的载体,轻点鼠标就可能诋毁他人名誉,扰乱人心,破坏稳定,甚至危及国家安全。这就需要网民负起责任,自觉维护国家的法律法规,尊重他人合法权益,规范自己的行为。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对网络发言者进行法律约束,加大其造谣传谣的违法成本,是制止网络谣言和暴力的必要手段。在法治社会,人人必须遵纪守法,坚守法律道德底线,网络空间概莫能外。

文明城市呼唤文明网民。当前,我市正处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期,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维护来之不易的城市形象,强化自我约束,理性发声,自觉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争做健康网络环境的维护者和网络文明的推动者,为建设文明和谐新大冶做出应有的贡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