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头下饶湾的华丽嬗变

开栏语: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加强农村基层党建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动力引擎,以整合项目资金支持“党建引领·活力村庄”建设为抓手,激励调动村庄理事会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激发群众筹资投劳参与村庄建设热情,取得了良好成效。值此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今日起,本报特开辟《活力村庄 你我共建》栏目,集中宣传在活力村庄建设中,基层党组织示范引领、村庄理事会积极作为、能人回报家乡、群众积极参与的典型事迹,旨在引导和激发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实践中再做新贡献、再创新业绩。

轻雾迷蒙,群峰隐约。13日,记者一行来到殷祖镇南山村,看到火热的建设场面后,让人一下子忘掉了深山里的秋凉。

当记者走进饶惠谭将军故里下饶湾时看到,工匠们正忙着给将军亭做彩绘、给广场铺青石、给民居做修缮……这个昔日落后贫穷的村庄,已是旧貌换新颜。

聚民智谋发展

南山村,人们习惯称其为南山头,是著名的革命圣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彭德怀、滕代远、何长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传播革命圣火,诞生了红十二军、红三军团,培育和造就了余立金、马龙、饶惠谭等共和国将军。

“就拿我们湾子来说,虽然不大,仅有51户230多人,但它却是革命的红土地,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孕育了饶惠谭将军。”下饶湾62岁的村民饶崇安领着记者一边走,一边介绍,“由于我们这里是饶惠谭将军故里,还是一个特色民宿的村落,山清水秀生态好,不少游客慕名而来,离开时,还会顺便从村民家里买走一些土特产。”

穿梭于下饶湾,记者看到,那些老房墙面缝隙间泛出的苔斑,诉说着岁月的沧桑。置身于此,仿佛与千百年前的老祖先对话,一番古韵,几时绵长。

“现在,传统的东西越来越有价值,而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我们要保护好。”在一栋青砖布瓦的老房子前,饶崇安指着那房子对记者说,其实这样的房子修修几万块钱就可以了,然而,因无人居住、年久失修,许多红色记忆的民居都已不同程度的破损,甚至倒塌。

村庄理事会多次召集村民商议,最终形成共识,决定走“生态产业+特色民宿+红色旅游”的发展之路。目前,在村庄理事会的牵头和组织下,村民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和翻新修缮民居,让广大游客来到这里后,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聚民力助建设

为了家乡的乡村旅游发展,下饶湾的父老乡亲都慷慨解囊,或投工投劳,或舍小家顾“大家”。

2015年,湾里重建扩建文化礼堂,村民们集资40多万元,家乡的老板捐资了60多万元。当时,湾里破败不堪的礼堂与村民饶崇安和他的俩兄弟的房子紧紧相邻。为了支持村庄文化礼堂的扩建工作,饶崇安不但捐资4万元,还和他的兄弟们一起,将各自的房子拆掉,为文化礼堂的扩建腾出地基。

今年,湾里启动了特色民宿修缮工作。由于原来湾里的主干道很狭窄,这时候,为了湾子的长远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11户村民纷纷拆掉自己的旧房子,将湾里的主干道扩宽。如今,这条长100多米的进湾主干道正在铺设青石板。

当了解到湾里建设资金困难时,少小离家,独自一人在外打拼,如今在贵州办企业的饶崇和,再次带头捐资,支持家乡建设。村民们说起饶崇和时,个个翘起大拇指。“这么多年来,崇和这个娃真不错!他在外面有发达了,却始终不忘家乡的发展,湾里建文化礼堂时,捐了30多万,这次他又捐了80多万。”

“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村庄理事会。”南山村村支书饶惠开对记者说,现在,他们村每个湾子都成立了村庄理事会,理事会在引导农民自愿投资投劳兴建公益设施、参与公益设施建设管理、改善村容村貌中发挥了村“两委”不可替代的作用。

针对南山村的下一步发展,饶惠开说,“我们将整合‘红、绿’两种资源,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点开发、产业发展壮大,打造楠竹、油茶、杂果、养生四大基地,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全面修复红色景点、助推旅游产业发展、打造红色旅游村庄。”

来源丨今日大冶

记者丨程长珠 文/摄

责编丨郑琦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