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追踪】多部门共同发力 城区公厕“焕新颜”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程长珠)近日,《今日大冶》报道了城区部分公厕存在环境差、卫生间沦为杂物间、设施损坏无人维护,甚至遭人为锁闭等问题(详见《今日大冶》10月31日4版)。报道见报当天,引起相关部门重视,迅速启动“问题公厕”整改工作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11月3日,记者回访发现,东岳路街道青龙广场公厕此前被锁的隔间门已打开,损坏的水箱已更换;东岳路街道民主街公厕第三卫生间内堆放的杂物已清理;商城路中心农贸市场等部分公厕的问题水龙头和冲水装置已更换。连日来,市城管执法局、市环卫局联合开展公厕专项整治,对反馈的问题逐一整改,并全面排查城区公厕。对此,市民曹国明、袁勇立等纷纷表示:“公厕卫生较之前大有改观,损坏的设施都进行了更换,希望长期保持。”随后,记者回访金湖街道四斗粮村新铺街公厕(位于5路公交站旁)时,发现铁栅门仍未打开。市农业农村局、市城管执法局、市环卫局、金湖街道及四斗粮村委会相关负责人正在现场协商。四斗粮村党支部书记柯胜利称,“经多次沟通仍未做通相关村民的工作,我们将继续做工作,争取三天内打开铁栅门,方便大家就近如厕。”为检验整改效果,记者随机探访罗家桥街道石洪甫村公厕和临空区·还地桥镇5号路公厕,两处公厕均设施完好、干净整洁。市环卫局考评中心副主任毛波表示:“将坚持日常管理与突击检查相结合,强化保洁员培训管理,加速部分公厕设施维修进度,增加巡查力度和频率,一旦发现问题马上整改。同时也呼吁市民文明使用公厕,共同营造干净舒适的如厕环境。”

11月6日,记者再次前往金湖街道四斗粮村新铺街公厕进行回访,发现通往公厕的铁栅门及公厕的大门均已敞开,公厕内部也被保洁人员打扫干净。四斗粮村干部称,“经过与相关村民的多轮沟通协商,公厕已于5日正式对外开放。”

快人快语:

公厕虽小,关乎市民的日常便利,更映射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相关部门在报道见报当天即启动整改工作,这种高效的行动力值得点赞。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城区公厕环境的持续改善,不能仅仅依赖政府部门的单方面努力。市民作为公厕的使用者,文明使用公厕、共同维护良好环境同样至关重要。唯有政府部门积极作为、市民主动参与,多方形成合力,城区公厕才能真正成为城市文明的亮丽风景线。

一审:璩 靓

二审:范先浩

三审:卫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