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成工业园:模具钢行业协商定薪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柏蔷薇 通讯员 张雅倩 彭婷玉)“干了20年锻造,终于不用因为没证书被当成普通工人了!”11月11日,灵乡镇灵成工业园模具钢行业技能人才最低工资标准集体协商会议在园区举行,园区23家模具钢企业的职工和企业方达成共识,破解了行业人才评价、薪资待遇、工资增长三大难题。

打破"唯证书论",老技工经验获认可

“有些老工人凭手感就能判断钢水温度,产品合格率比持证工还高,却不算技能人才。”协商一开始,职工方就抛出了行业痛点。模具钢生产涵盖冶炼、锻造、加工等多个环节,此前企业要么只看证书,要么各自定标准,导致技能评价混乱。

经过职工方和行政方的反复探讨,最终确定技能人才要从“理论知识、实操能力、从业经验、安全操作能力”四个维度来界定。其中,10年以上相关岗位实操经验、近3年产品合格率不低于98%的老工人,可视同技术工。同时,高危岗位职工还得通过应急演练,3分钟内启动应急流程、关键步骤零失误才能通过认定。

“既不否定证书的基础作用、又重视实际能力,这样才公平。”湖北志联模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行政副总雷吉表示,园区还将组建由职工代表、企业代表和技术专家组成的标准制定小组,每2年根据技术升级更新一次标准,让技能评价跟上行业发展。

薪资分级+补贴,高危岗位更吃香

“普工最低工资2500元,刚够房租和伙食费,根本没结余。”职工方代表胡细发说道。企业方则坦言难处:“园区中小企业占70%,大幅涨薪会增加运营压力。”经过协商,双方最终确定了分级薪资标准:成品岗首席技师月最低工资13000元,冶炼岗初级工4200元,普工最低工资2500元,但实际收入不得低于3200元,差额由行业互助基金补贴。

针对电弧炉工、浇钢工等高危工种,还增设了每月500元的岗位补贴,模具维修工、质量检测工每月补贴400元。

盈利共享风险共担,工资增长有盼头

“企业赚钱了,职工也该分红利。”这是职工方在第三个议题上的核心诉求。职工方提出,盈利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不能低于5%,盈利能力强的企业还应提高比例。

企业方则考虑到行业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建议建立弹性机制。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净利润率超10%的企业,工资总额增长5.5%-6.5%;净利润率5%-10%的企业,增长5%-6%;微利企业增长3.5%-5%。同时,工资增长还向技能高、绩效好的职工倾斜,高级工、技师的增长比例比普通职工高1%-2%,年度优秀职工还能额外多涨0.5%。

据了解,此次协商结果将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公示。市人社局、市总工会等部门将全程监督落实,让技能人才和企业实现共赢。

一审:张 敏

二审:范先浩

三审:柯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