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上大冶报道 根据组织安排,我有幸到江阴市徐霞客镇跟班学习,近距离感受了徐霞客镇的发展脉动。
徐霞客镇发展实景观察
徐霞客镇作为江阴市的重要板块,由马镇、璜塘、峭岐三镇合并而成,北连江阴,南接无锡,区域面积1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3.4万。2024年,全镇工业总产值289.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4亿元,综合实力稳居江阴市乡镇前五。
在产业发展上,工业用地总量9.23平方公里,有峭岐、璜塘2个重点工业园区,工业企业超200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61家。在改革发展上,在全国率先进行政务服务改革,先后完成政务服务由“小摊小贩”到“农贸市场”“超市”到“一窗式”的三大转型。全镇85%的工业用地采用村集体土地租赁方式,企业与村集体签订长期租赁协议,保障双方权益与发展空间。每年腾退低效工业用地200余亩进行盘活,借助高标准农田建设契机,打造“稻田里”网红打卡地。
徐霞客镇发展经验启示
(一)精准定位是发展的前提。徐霞客镇在三镇合并后,没有盲目追求“大而全”,而是立足各片区的资源禀赋,进行差异化定位、协同化发展。马镇聚焦文旅、璜塘专注制造、峭岐深耕农业,各自特色鲜明又相互补充,形成了“1+1+1>3”的聚合效应。
(二)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作为最早一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1+4”的治理服务格局体现问题与效率导向。村集体土地租赁模式,打破了传统土地开发的思维定式,有效化解了征地矛盾。在本土企业培育上,精准施策,为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开展技术研发提供支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三)坚守底线是发展的保障。徐霞客镇在追求发展速度的同时,始终坚守高质量发展底线。保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定力,实施“腾笼换鸟、生产换线、设备换芯、机器换人”,保障了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四)文化赋能是发展的特色。徐霞客镇充分挖掘徐霞客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老街改造保留历史风貌,融入徐霞客探险元素,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街区;开发徐霞客主题产品,吸引大量消费群体;配合举办徐霞客国际旅游节,提升区域知名度和影响力。
金牛镇实践性转化发展路径
(一)围绕发展定位,打造“武汉后花园”。立足金牛镇紧邻武汉的区位优势,以高品质农业为基础,构建“农业+加工+商贸+旅游”的产业体系。搭建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平台,规划建设2万亩生态种植基地,重点发展优质稻麦、有机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产品。在此基础上,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种植、加工、销售、区域品牌打造的一体化格局。
(二)深化改革创新,释放发展活力。一是推进乡镇国有企业改革,借助与农发集团深度合作的契机,转变行政化运作模式,引入市场化机制,实体化运转,赋予其农业项目开发、文旅资源运营、农副产品贸易等职能,使其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支撑。二是创新“三农”服务模式,涉农部门集中办公,实行“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公司化运营”的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农技专家+电商专员+金融专员”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形成良性循环。三是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整合零散集体土地,集中流转,根据土地性质,采取“租赁+入股”的方式与企业或种粮大户合作,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三)做强二、三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借助村庄规划编制的契机,预留水果加工、中药材初加工、大米加工等项目的集体用地,引入大的电商平台进行区域品牌打造和品牌推广,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在商贸业和建筑业发展上,重点依托在外金牛能人的优势资源,引进企业,抓住税源。深入挖掘鄂王城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旅IP。以鄂王城遗址保护相关的修缮工程为契机,联合并盘活鄂王城生态文化园和朱鹮生态园,打造4A景区,整合周边农家乐、采摘园、农田、水库等资源,开发“文化体验+康养+乡村休闲”旅游线路,连片沿线布局鄂文化中军、工、农、商等文化,讲好鄂王故事。
总之,我将把所学所思所悟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努力推动金牛镇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迈进新阶段。
(作者:金牛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贺俊)
一审:璩 靓
二审:周春明
三审:卫学平
